再談“東方基金門”
時間:2011-03-14 作者:【單述】 來源:【中國證券報】
東方保本混合基金15日起開始發行,與同期發行的新基金產品相比,在當前市場內外變數多多的大背景下,“保本”概念產品的設計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認同。但不可否認,當前市場對“東方基金”的較高關注,相當程度上也來自于前不久網上流傳的一份東方基金一年前的一次內部會議紀要,這無疑給投資者當下對東方基金及其產品如何判斷投下了陰影。
打開天窗說,所謂“東方基金門”披露的會議內容,是原裝披露也好,惡意刪改也罷,反映出的是東方基金大小股東之間、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深層次矛盾;更坦白地講,這類矛盾乃是整個公募基金業在制度設計上存在的一大缺陷。出資區區幾千萬的股東就掌控著一家擁有成百上千億基金資產的金融企業及其帶來的巨大收益,自然會在各種場合借事說事,爭奪話語權。像“東方紀要”這樣的文件在各家基金公司中絕非孤本;而東方基金在當事多名董事退出的背景下,在事隔一年之后仍高調發動網絡戰爭,只能說是這種“不可道”矛盾的一種“非常道”表現形式。
筆者認為,對投資者來說,除了瀏覽各類激憤的網評之外,如果不想簡單地逃避,就應該關注和思考一下這一事件中的時點界定和基本邏輯。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一年前“紀要門”反映出的矛盾是否重創了東方基金的投資和管理能力;二是這一矛盾迄今是否已經得到解決?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東方系基金態勢總體穩定,其中穩健回報在63只可比基金中排名第12;截至今年3月9日,東方龍凈值增長率在12只可比基金中排名第1,東方精選在43只可比基金中排名第6,旗下基金整體業績確實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應該說,“東方門”中那位原投資總監確實是一名優秀的基金經理,其在東方的過去以及離開后的表現都證明了這一點;但似乎也很難得出結論說他離任后的東方投研團隊和管理層就無木可撐大廈將傾。
至于第二個問題,除了投資業績可以做一個相對有利的旁證外,東方基金近期的公告也顯示,公司董事會已做出調整,向著化解公司治理危局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公司股東層和管理層能以公開透明的態度釋放更多的真實信息,保持目前良好的投資業績,取信于市場,一步步走出困境。至于要做好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結構這篇大文章,確非東方一家所能為,還有待于從大的制度設計動手,在此不再鋪陳。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